客户案例
推荐新闻
石牌坊, 石碑是一件独立的小品建筑,因此它具有本身的造型。 铸铜工艺品 在宋朝《营造法式》中有专门讲述石碑和石碣制度的部分,对碑和碣的造型都有十分清楚的说明。今天瑞园石雕厂给大家所要介绍的事关于石牌坊里的礼教故事——徽州自驾游之四
记得电视连续剧《红楼梦》中的太虚幻境吗?云雾飘渺间,一座座连着的古意苍苍的石牌坊在如泣如诉的乐曲声里,如梦如幻,恍若仙境……那就是安徽歙县的棠樾牌坊群。
石牌坊、古民居、古祠堂并称为“徽州三绝”,而棠樾牌坊群又为徽州之最。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,其中明代3座,清代4座,逶迤成群,以“义”字坊为中心,从两头按忠、孝、节、义依次排列,勾勒出封建社会“忠孝节义”伦理道德的概貌。
刚到入口处,迎面过来一个与我差不多个头的小导游,她说由她带着我们去参观棠越牌坊群,整个参观过程需要两个小时,我初时看着间距不大、一眼望去几乎能尽收眼底的七块牌坊,还好生奇怪就看这几个石牌坊怎么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呢, 原来来徽州感受历史和文化不只是看,更在于听,每一个牌坊,都讲诉了一个厚重的故事,如战场拼死杀敌方为忠,父子争死让生始为孝,节妇守寡一生并含辛茹苦地抚育孤儿长大成人才为贞。我们跟在导游后面,穿行在一座座沉默的牌坊中,主要是听她讲一个个牌坊后面的故事。
第一座是鲍灿孝行坊,建于明嘉靖十三年,古朴雄壮,是为表彰鲍灿的孙子鲍象贤英勇善战,皇帝饮水思源,荣封三代,被追赠为兵部右侍郎,且建坊旌表,上书“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”字样。
慈孝里坊是建造时间最久的一座牌坊,为皇帝表彰徽商鲍寿逊父子而建,始建于明永乐年间,列在牌坊群的第二座,距今已有五、六百年的历史了。据史书记载,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,烧杀掳掠。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,并要二人杀一,请他们决定谁死谁生。孰料父子争死,以求他生,感天动地、连乱军也不忍下刀。后朝廷为旌表他们,赐建此坊。 “慈孝里”坊是明永乐皇帝御制,横匾上镌刻“御制.慈孝里”几个大字。清乾隆皇帝也曾为鲍氏宗祠题联曰:“慈孝天下无双里,锦秀江南第一乡。”
第三座是节坊,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, 是一座旌表鲍文龄妻子汪氏的贞操守节“贞节”坊。汪氏年仅25就丧夫守节,直到45岁病逝,石坊上所题“矢贞全孝”,赞颂了汪氏至死守节的情操,“立节完孤”,则褒奖她不仅守节,而且还含辛茹苦地为鲍文龄抚育孤儿长大成人。
行过三座牌坊,就到了“骢步亭”。出亭就见到第四座乐善好施坊,此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,是最年轻的一座牌坊。据传,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“忠”“孝”“节”六座牌坊,独缺“义”字坊。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,官至两淮盐运使司,掌握江南盐业命脉,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“义”字坊,以光宗耀祖。清嘉庆十年,正值洪水泛滥,鲍漱芳带领众商便捐粮十万担,捐银三万两,修筑河堤八百里,发放三省军饷,此举获得朝廷恩准。于是,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座“好善乐施”的义字牌坊。
过了义字坊,又是一座贞节牌坊,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,受旌表的吴氏是鲍文渊的续弦,在众多的牌坊中罕见的给继妻建的 “贞节坊”。吴氏22岁远嫁鲍文渊,29岁守寡,伺奉公婆,敬宗孝祖,并历经艰辛将鲍文渊前妻的孩子抚养成人,所以获得牌坊额匾上“节劲三冬”、“脉存一线”的赞誉。
第六座为鲍逢昌孝子坊,建于清嘉庆二年〔1797〕,因鲍逢昌父亲在战乱中,离家远去,久无音讯,他14岁时沿途乞讨,四乡寻父,最终在雁门古寺与父相见。他的母亲长期患病,又割股为药,给母亲诊治;还远去桐庐,冒生命危险,在悬崖绝壁采集草药,终于治好了母亲的病。赢得了“天鉴精诚”和“人钦真孝”的美誉。
第七座是鲍象贤尚书坊,初建于明天启二年〔1622〕,清乾隆六十年〔1795〕重修,牌坊上“赠工部尚书鲍象贤”8个大字,是一座旌表鲍象贤的“忠字坊”。因其在云南平定叛乱,两广击退倭寇立大功,所以牌坊两侧,分别刻有“命涣丝纶”、“官联台斗”,这是皇族赐予的极高荣誉。
七座牌坊呈折线排列,折点是一个亭子,亭上书有“骢步亭”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,“骢”是一种毛色黑白相间的骏马,相传京师曾有歌“鲍氏总、三人司隶再入公,马虽瘦、行步工”,“骢步”标示建亭者四存相道,且有远大前程。据说当年文武百官在此亭前须下马落轿,以示对鲍家祖上的尊重。
古时有钱势的人家,可以造园建楼,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牌坊,因为牌坊是国家树立的典范,必须是皇帝亲自批准才能建的,是一种最隆重的表彰的形式。可棠越的鲍家却一家数代先后建了七座牌坊,可见鲍家在当地的地位之高足以显赫一时。
走过这七座不同年代的明清古牌坊,如同穿越过鲍氏家庭的辉煌家族史。 回头望去,夕阳渐落,一座座灰色的牌坊,映着渐暗的天色,愈发显得古意苍苍。